第564章 明珠型蒸汽機
作者:俺叫劉可樂      更新:2023-03-01 10:54      字數:2085
  朱笑嫣在歐羅巴開啟了治理領地之旅。

  與此同時,大明。

  朱載圳最近一直在狠抓科技研發。

  科學院內。

  朱載圳、朱載堉、朱翊铖、朱翊鈞,以及梅爾茲、徐光啟等科學家,正懷著忐忑、興奮的心情,圍在第八代蒸汽機前。

  今天是第八代蒸汽機的試運行。

  第八代蒸汽機的點火方式簡單粗暴。

  在鍋爐前,安裝著一支一尺長的小型火帽槍。火帽槍中裝了一枚沒有彈頭全是火藥的紙殼彈。

  扣動扳機,火帽引燃紙殼彈,噴射出火星,會點燃鍋爐中塗滿火油的木炭和煤。

  朱載堉做了個“請”的手勢:“皇上,臣等恭請您啟動第八代蒸汽機!”

  朱載圳走到蒸汽機前,扣動了火帽槍的扳機。

  “嘭!呲啦啦!呼啦!”

  鍋爐內的木炭和煤燃燒了起來,“嘟嘟嘟”,不多時鍋爐內的水冒出蒸汽。機械臂帶動旁邊串聯的九台織布機運轉了起來。

  賢王朱翊鈞激動的流出了眼淚。

  這一次,他不是出於虛情假意!不是裝給朱載圳看的。

  朱翊鈞自十幾歲跟隨養父朱載堉在科學院搞蒸汽機研究。十多年來,是看著一代代蒸汽機發展起來的。裏麵也有他付出的心血。

  其中第三代蒸汽機還是以他名字命名的“翊鈞型”。

  朱翊鈞帶著哭腔稟報著蒸汽機的參數:“稟皇上。第八代蒸汽機,重三百斤。動力二十五馬力。可廣泛應用於紡織、冶金、鑄幣、麵粉等行業。”

  朱載圳拍了拍朱翊鈞的肩膀:“好啊!蒸汽機是大明科學皇冠上的明珠!這顆明珠的光芒將照耀全世界!

  飯要一口一口吃。總有一天,蒸汽機將取代馬和人力。”

  轉頭,朱載圳問科學院院長朱載堉:“堂兄,科學院現在的產能,每年能生產多少台第八代蒸汽機?”

  朱載堉道:“臣打算建立一座一萬人規模的八代蒸汽機生產廠。產能將達到每年一千台。

  皇上,內廷織造局、戶部寶泉局、軍械局,還有民間的糧商,已經向科學院下了八百台的訂單。”

  朱載圳大喜過望:“好!妙!我看這第八代蒸汽機,就命名為‘明珠型’吧。”

  朱載堉道:“‘明珠’之名,名副其實!”

  朱載圳道:“傳旨!所有參加‘明珠型’研發的科技人員,全部授予黃河勳章。”

  黃河勳章,是大明民事勳章中的第三等。

  大明的勳章製度是與賞銀掛鉤的。

  隻要拿了黃河勳章,能拿一千五百銀元的賞銀。還有子女入學、參軍時的種種優惠政策。

  一眾科研人員個個歡喜。

  朱載圳又道:“現在,唐順之生前構想的‘一女自行舟’的研發可以提上日程了!

  還有‘蒸汽車’,也要加緊研究。

  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裏。‘明珠型’或許隻能帶動一艘小舟前進。或許隻能帶動一輛馬車按照人步行的速度走個幾裏。

  但遲早,更大、更強的蒸汽機能夠裝在我們的遠洋大艦上,取代人力、風力。讓我們的遠洋大船縱橫四海。

  能夠裝在我們的馬車上,成為火車。讓我們的火車縱橫於九州。”

  朱載圳的一番話,說的眾人心潮澎湃。

  戶部尚書王國光對朱載堉說:“鄭王殿下,凡研發蒸汽機所需資金。您要多少,我們戶部批多少!”

  朱載圳笑道:“財神爺。每次朕要增加軍費,你都扣扣嗖嗖。可一說到給科學院批銀子,你是毫不吝惜啊!”

  自朱載圳在嘉靖三十九年“食丹病愈”,已過去了整整二十四年。

  二十四年來,朱載圳讓“崇尚科學,科技是立國之本”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
  即便是背地裏圖謀不軌的“保賢會”成員,也都認為發展科技是大明興盛之源。

  王國光笑道:“皇上這麽說,倒讓臣無地自容了。”

  參觀完“明珠型”蒸汽機。朱載圳在皇極殿開最高規格的國宴“大宴禮”,款待所有科研人員。

  一向溫文爾雅的“賢王”朱翊鈞破天荒的狂飲醉酒。他違背禮儀,端著杯子來到了朱載圳麵前。

  張居正連忙喊了一聲:“塘沽王殿下,慎禮啊!”

  朱載圳卻不以為意:“無妨。”

  儒雅的朱翊鈞情真意切的說:“皇叔,嗝!明珠型研發成功,侄臣是真高興啊!您的聖訓真他娘的對!麻辣個比艸的,隻要大明的科技領先於世界,大明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強國!什麽沙俄,見鬼去吧!”

  朱翊鈞平日裏彬彬有禮。今日興奮之下,竟然說起了髒話宣泄心中的激動之情。

  朱載圳也醉意闌珊:“賢侄說的好!麻辣個比艸的,讓沙俄,讓伊凡雷帝見鬼去吧。”

  當天晚上,爛醉如泥的朱載圳被陳炬送到了坤寧宮。

  楊皇後給朱載圳脫了靴,扶他躺在了榻上:“我跟皇上大婚二十年了,沒見他醉成這番模樣。”

  楊皇後心裏是十分失落的。

  三十如狼,四十如虎。楊皇後正是虎狼之年。

  本來小太監通稟,朱載圳今夜上她這兒來過夜。她立馬興奮的水汪汪。

  哪曾想朱載圳醉成了一灘爛泥。啥事兒也弄不成。

  第二日,朱載圳昏昏沉沉的起了身。

  楊皇後問:“昨兒怎麽醉成了那樣?”

  朱載圳苦笑一聲:“最新一代的蒸汽機研發成功,朕一高興,多喝了幾......十杯。罷了,伺候朕更衣吧,要上早朝了。”

  朱載圳上完早朝,照舊去永壽宮給老仙家請安。

  嘉靖正在跟翰林院的年輕史官方從哲聊天。

  以前,皇帝實錄都是史官撰寫的。

  嘉靖最近別出心裁,準備把自己的想法讓史官寫到實錄中。故而他經常找負責實錄撰寫的方從哲促膝長談。

  見朱載圳來了,年近八旬的嘉靖指了指旁邊的椅子:“圳兒,坐。”

  隨後嘉靖繼續跟方從哲聊天:“太祖開國後,命人將孟子牌位搬出了孔廟。不認可孟子的‘民為貴,社稷次之,君為輕’。

  天下文臣、士族對此頗有微詞。

  其實,我卻知道太祖這麽做是有緣由的!這個緣由說出來,恐怕全天下的窮苦百姓都會誇太祖幹得好!”

  朱載圳來了興趣,豎起耳朵聽老仙家解釋太祖“反孟”的緣由是什麽。
頂點小說網首發

2023-06-09 18:41:47, Processed in 0.016186 second(s).